初学者在学习UG教程的过程中要知道UG学习在于反复演练,扎实基本功,忌贪多求全,欲速则不达,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UG学习知识点汇总。
1、取消 镜像/阵列 关联:
镜像、阵列 后,点“移除参数”,选两个对象,先选镜像子体,再选父体。也可先全选,再点“移除参数”。(非特殊情况下,建议镜像完毕之后消除关联)
2.取消对象选择: shift+单击
撤销一步: ctrl+Z
新建: ctrl+N
打开: ctrl+ O
保存: ctrl+S
重做: ctrl+Y
重复上一个命令:F4
确定: 单击鼠标中键并退出
右键快捷: 选择 相连/切 曲线
3.实验发现:
用三维操作工具中的创建草图工具和正规的二维草图创建工具,两者创建的草图是有区别的---零任务状态下,前者不能选草图平面之外的对象,而后者可以。
建议:使用二维草图创建工具创建草图。
4.区别:
插入-关联复制 选项中关于镜像和阵列的操作是对所有对象(一维、二维、三维)均适用的
而工具条中的镜像和阵列操作是对其特定维度中的对象才适用的。
5.在抽壳、倒圆角或其他操作之前,必须保证操作对象是一个整体才能达到预期结果。可采用 缝合 或 实体求和 实现将多个对象合成为一个对象整体。
6.永远注意,UG各个版本均是不支持含有中文的文件目录的(无论是打开还是插入文件),若出现“无效的文件名”提示,则想办法将文件目录过程全改为英文。
7.制工程图时,给图添加注释时,若中文无法显示,要先通过“编辑样式”→选中注释文本并确定→注释样式→文字字体改为chinesef。
8.制工程图时,选中某视图右击→样式→实现旋转等对该视图的修改
9.当有大量需要隐藏的对象时,可使用 格式→移动至图层→过滤器→根据类型选择→选择要隐藏对象的类型→移动到不可见图层 即可。
10.UG中有多个命令可以进行镜像操作,其中操作是有所区别的:
·用实例几何体(此命令综合了平移、旋转、镜像、沿路径等操作)命令来镜像时,若将【实例几何体】对话框中的【设置】中的【关联】对勾去掉,则镜像前后的父子对象不关联。
·用镜像命令时,若将【镜像体】中的【设置】中的【固定于当前时间戳记】加上对勾,则表示在此操作以前的所有操作都会被关联,修改此时间点之前的操作,则父子对象都关联变化,而此操作之后的操作并不关联。这还是有一定优点的。
11.引导轨迹线 的尖角处应做成半径很小的倒角,系统才认为此线是光滑过度而封闭的,否则系统会认为此线是开放的,导致作图失败。
12.【变化的扫掠】功能:
大致思路是制作出几条轨道曲线,然后沿路经在某一条轨道上建草图绘制一个截面线轮廓,用交点命令求出该草图与所有路径的交点,通过约束使截面线轮廓经过所有交点,然后再变化的扫掠即可实现该截面线轮廓沿着变化的轨道线变化。
【沿引导线扫掠】功能得到的对象截面都是相同的,因为它只有一条引导轨迹线。但【变化的扫掠】功能可以实现截面的变化,因为它有多条引导轨迹线,可以引导截面的变化,但它要求较高:
①要在截面草图平面中做出各条引导轨迹线与该平面的交点(交点命令),有几条引导轨迹线,就要做出几个交点。
②截面图形必须同时经过上一步做出的各个交点。
③选择轨迹线时顺序由外向内,或多次尝试。
④【%圆弧】定位方法可在给定百分比的引导线位置创建辅助截面(点“添加新集”)草图,修正其尺寸
13.艺术样条命令:一般使用“通过点”,确定完点之后,选中其中某点并右击→约束 可以调整曲线通过此点的具体形态,并满足约束要求。
14.自动约束 功能是一把双刃剑,事半功倍或阻碍作图。感觉不好可以去掉【创建自动判断的约束】,当出现过约束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显示/移除约束】命令去除这些约束再进行。
15.【移动对象】命令得到的对象是没有相关性的。(相邻两副本的实际距离=【距离】/【距离/角度分割】,副本个数不包括源对象在内)
16.严重注意:
【镜像】【阵列】命令得到的结果是相关联的,
它可以对 实体对象 操作,也可以对 某些“操作” 操作。
但是选择对象时,每选择一次,只是选择了对结果对象的某一次操作,而不是结果对象,所以要选择最终结果对象时,需要把对它所有的操作过程全部选择才行。(例如N步得到的几何体,要把源对象,以及对它所有的操作全部选择,才算选择了结果体)
【实例几何体】命令得到的结果可以选择为关联,也可以不关联,
适用于对 实体对象 操作,
它选择对象时,是对现有结果对象的选择,而不需要选择得到它的过程。(N步得到,一步选择即可)
【移动对象】命令得到的结果一定不相关联,
适用于对 实体对象 操作。
也是直接对结果体一步选择。
由此可见,当需要阵列或镜像的对象是一步操作得到,或者需要阵列或镜像某些操作(注意是“操作”,而不是实体)时,直接用【阵列】【镜像】操作较好。
当需要镜像或阵列的对象是实体,而且该实体是经过很多操作步骤得到的时,应该使用【移动对象】或【实例几何体】来操作才好。
17.【规律曲线】功能可以实现数学做图像!
18.GC工具箱中有快速创建齿轮,弹簧等功能,应充分利用。
19.作出一个三角平面: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通过【直纹】命令,先选点,再选线,即可。(也就是说【直纹】命令的第一条曲线允许为一个点)
同样,【通过曲线网络】命令在选择主线串时,第一条或最后一条主线串也允许是点。
20.UG中比较常用的几种曲面建模思路和方法:
①投影法(【组合投影】、【投影】命令等)
②截面法(【直纹】、【扫掠】、【通过曲线网格】、【通过曲线组】等等)
③自由曲面法(【自由曲面成型】工具条)
④逆向建模法(反求工程,【工具】→【Imageware集成】)
21.在选择一段闭合曲线的一部分时,很容易一下全选中,这时不要再去找什么打断曲线操作了,(最好先【移除所有曲线的参数】)直接在想选择的曲线部分上右击→从列表选择即可(注意,鼠标放在该部分上直接右击即可,没有单击过程)从列表中选择想要选中的部分。
(有时先【移除所有曲线的参数】,再在空白处右击→将相切曲线改成单段曲线也可以实现,有时不能)
22.已经画出一个体的静态线框(闭合的),可以先通过曲面/平面命令把该体的“所有表面”在线框上做出来,再将其【缝合】为体即可。
(片体 和 曲面 在UG中是一个东西)
严重注意:缝合命令选择目标体随便选一个片体就行,工具片体选择时要一次框选所有要缝合的片体。但是一般发现缝合失败的几率很大,(右击→选择过滤器改成实体,看能不能选择刚才缝合的片体组,若能,则缝合成功,否则失败)这是因为片体未完全闭合或者【缝合】命令的【公差】设置的数值过小所致,这时(1)若有明显缝隙,修补其缝隙(2)若无明显缝隙,逐渐增加【公差】的设置数值(与零件的尺寸一个数量级),反复尝试缝合,直到公差增加到能缝合为止。(一次我发怒了,一下把公差设成100,就成功了!!)
UG学习教程:https://www.eduartisan.com/course/list?category=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