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大实力不够强,制造业人才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制造业想要突破瓶颈,首先要突破人才方面的不足。
制造业人才数量不够,人才储备不足。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制造业的相关科技人才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是跟制造业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数量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很多人依然存在着重视学历和文凭,而轻视技术的观念,所以愿意从事制造业的人数不多;同时我国也缺乏相关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从事制造业,很多人被其他行业招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制造业人才数量不够、人才储备不足的局面。
制造业人才质量不够高。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亟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与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宏伟战略的现实需求之间有一段距离。中国制造业的人才质量不够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从教育角度来看,目前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系统的制造业人才培训和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还缺乏学习技术与现实需求的对接;从企业角度来看,一些企业缺少精细的培训,人才的专项技能提升空间不足;从人才角度来看,人才自身对制造业不重视,缺乏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等。
制造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制造业人才的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第一,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相对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的工厂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但是现实状况是,制造业的很多员工都仅仅能完成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综合能力较弱。第二,创造力强的人才不足。中国制造要想走向精品制造,就要加强人才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但是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是具有很强创造力的人才缺失,中国制造业的工作一大部分还处于模仿多于创新的阶段。第三,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过硬的人才。在制造业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员工能快速地运用基本技术并很好地完成基本工作,但是很多人却缺乏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们要正视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人才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目前,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环境正在逐渐改善。将一步步实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