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省级积极配合,为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发展做好了基础性的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的支撑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下面给大家详细的说说政府是怎样支持制造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的。
政府要制定、落实和完善相关的人才政策,对人才就业进行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制定、出台并推进和优化更多的制造产业的人才招收引进政策、人才培养和培训政策以及制造业人才流动的相关政策,大力促进制造产业在招收人才、运用人才、发展人才的能力,从而为我国制造业目前的人才瓶颈问题排忧解难。人才政策的优化和推行需要国家宏观的人才政策以及人才法规,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的人才政策。国家宏观层面的人才政策与法规为制造产业的人才招收、培养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制造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措施等需要各级政府切实推进和落实。
政府要着力创建和规范制造业人才数据库和市场。
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或相关机构可以为制造业创建一个科学系统的人才数据库,帮助制造业形成广泛实用的人才资源数据库,方便制造企业随时掌握制造业人才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制造业人才的动态管理;向制造业人才积极提供咨询服务。此外,政府还要着力创建制造业人才市场,为制造企业和制造业人才搭建桥梁,促进制造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造业人才数据库和制造业人才市场的创建,对于政府和制造企业、制造业人才三方都十分有利,一方面便于企业和政府掌握制造业人才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便于制造业人才与制造企业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逐步调整我国制造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人才质量、素质不高等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状态。
学校要设置并完善制造业的相关学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精神。
学校要加强师资力量的投入,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要运用产学结合的新教学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校内、校外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实习以及培训的机会,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后,学校要通过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来有所侧重地加强学生们的职业精神,并向他们宣传工匠精神。
虽然现在制造业人才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善,但依旧还存在人才短缺、结构过剩、与企业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创新改革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