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匠云

注册 |
返回 行业资讯

怎样优化制造业人才的发展环境?

时间:2018-11-02

      制造业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距离强还是有一段差距。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培养制造业人才,并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讲怎样优化制造业人才的发展环境?

  1、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

  完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落实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用人自主权,优化学校选人、用人管理与服务。建立并推行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推动各地依法依规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清理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的不合理政策限制和歧视。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按照政策规定,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防控知识产权风险。

  2、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

  建设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制造业人才资源市场,探索建立制造业人才库。建立制造业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平台。加强各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发布和预警机制。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注重发挥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制定并完善更加灵活多样的制造业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一线、科研基层有序流动。在落实去产能政策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确保人才资源保值增值。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完善装备制造业领域高技能人才落户政策,创新落户登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子女上学、荣誉申报服务。

  3、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

  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准确客观评价制造业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符合制造业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先进制造业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体系。完善劳动、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扭转评价指标过度强调教师学术论文发表倾向,将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结合实际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年薪制等分配办法。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虽然我国制造业与其他大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的各级政府正在不遗余力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人才的发展环境,增强制造业人才的质与量。在未来,我国制造业人才的质量和发展会有显著的提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