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际制造业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逐渐的用智能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机器人作为先进装备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机器人课程作为推动机器人发展的一份力量,是很多想在机器人行业驰骋的年轻人的首要选择。
虽然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市场不大,但其潜在市场很大。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机和金属加工等工业仍是应用机器人的主要部门。在这些部门,机器人的装机台数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有很大的市场。对于建筑、包装、空间、海洋、采矿(含海底采矿)、电力、农林和医疗等新的领域,其机器人市场也是很大的。只要用得成功,就比较容易推广应用。扩大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是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必要举措之一。
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出台扶植机器人产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在新生产线建设、旧设备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与采纳。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出台扶植政策,鼓励在恶劣工况、新建生产线和改造旧设备旧工艺中使用机器人,那么机器人的推广应用环境就会宽松得多。机器人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有:
(1)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和科研投资强度,投入先进的科研设备,促进科研和生产紧密联系,促进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
(2)自主开发高精参数、高灵敏度应、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方便的机器人产品,改变主要依赖进口的状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的自动化控制等核心技术;
(3)在目标选择方面,一方面要考虑国际机器人市场、技术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农业、能源、交通等产业以及基础实施和城市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需求。
我国机器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加快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我们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机器人行业要认识到以下几点情况:
第一,机器人技术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政府要对国产机器人有更多的政策与经济支持,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加大技术投入与改造;
第二,在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中,应该继续对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与应用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产品和自动化制造装备同步协调的新局面;
第三,部分国产机器人已经与国外相当,企业采购机器人时不要盲目进口,应该综合评估,立足国产。